第1060章 裁军和改革(1/5)
价比低下,同时也是获得了中国的15\18主战坦克的部分技术,而非常重要的是,二战期间的德国各种稀有金属资源都非常短缺,导致在制造军工产品的时候不得不采取诸多得不偿失办法,导致坦克重量增加等等,现在嘛,没有了这些限制,同时还获得了中国的坦克专家的一定技术援助,所以他们的‘未来主战坦克计划’进展比较顺利,同时放弃了二战期间制定的一系列得不偿失的坦克研发计划比如75,100之类的,把重点都是放在了50上,同时参考了18坦克的诸多设计,基本上是把原有的50坦克的设计都推翻,新弄出来的50基本上就是18的德国版本。
火炮上德国人放弃钟情许久的超长身管火炮,因为在观看了18坦克的实弹射击后,发现18坦克上的10550主炮虽然身管不算太长,但是发射p穿甲弹的时候,却是轻易击穿了一辆虎王坦克残骸车体的正面装甲时就被惊道了。德国的那些看似彪悍但是成品率低的一塌糊涂的超长身管虽然穿甲能力也不错,但是他们的成品率太低,工艺复杂,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为什么产量这么低,就是因为德国脑子秀逗了,你装一门8871主炮所需要的重量完全可以搭载一门105毫米甚至120级别毫米主炮的重量,而且穿甲能力不差,更重要的是工艺简单,产量足够大,生产一门8871甚至88100所需要的工艺绝对不是10550可以比较的,两者的成品率也没法比,同样的工时和资源德国人可以生产一门8871,但在中国就能够生产五门以上的10550。
放弃了超长身管火炮后,德国人也是直接上马了105毫米的主炮,装甲上由于没有稀有金属的现实,德国人也不用那些死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