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金东箭 第一折 世家(2/18)
大船再行得半日,泊在宋国淮南东路的海岸。码头上早有崔府的人恭候,从辽国带回的山参皮货等由管事清点,崔逸道一行人则换乘楼船,由涟水入淮河,随即转进楚州运河。因中土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由西往东横穿大陆后汇入海洋,隋朝时炀帝以人力开凿运河,自北向南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大水。这楚州运河便是其中一段,连接淮河与长江,原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旧名邗沟,炀帝裁弯取直,使之成为能容纳龙舟巨舫的大渠。晨光熹微,映得窗纸上一片朦胧的白,观音奴被运河上的喧闹声惊醒,揉揉眼睛,去取枕畔的衣服,不料触手柔滑,展开一看,是条郁金香根染成的碎褶罗裙,深金色泽,幽微香味,边缘是黯黯金线织就的流水纹,衬着鹅黄短襦,贵重却不张扬。观音奴不会穿汉人衣服,正纠缠于裙襦罗带间,李希茗已款款而来,笑道:“让姆妈帮你。”
李希茗替观音奴理好衣裳,握着她的头发却发起愁来。契丹男子及未婚少女均有髡发之俗,只是髡发的位置有所不同。观音奴前额边沿的头发被尽数剃掉,显得额头高而饱满,与李希茗所知的发式都不般配,只能看她自己挑出左鬓的三绺长发,结成一根乌溜溜的辫子,再将辫子从额前绕过,与头顶的头发合到一起,以朱绳束紧,剩余的头发则披散在肩上。她这小辫与抹额相似,衬着清丽眉目,令李希茗越看越爱。观音奴被她看得不自在,站起来磕磕绊绊地走了两步,忍不住道:“穿成这样,我连路都不会走了,还是换回原来的衣裳吧。”李希茗笑道:“慢慢就习惯了,我的夜来怎能穿那种粗布衣衫?”观音奴胀红了脸,“那是临行前歌奴阿妈赶了三天三夜做出来的,是我最好的衣裳,我很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