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勤修苦练(2/21)

、只有两个善解人意的女儿,生活自是清苦,但却也很安静。

这位老先生姓朱,字鸿儒,本是大明后裔,大女儿若兰,小女儿若馨,他因为没有儿子,从小就把两个女儿当做男子,教以诗书,等到若兰十六岁那年,朱老先生忽然得了重疾,竟告不治,临死时望着两个悲凄欲绝的女儿,自是难以瞑目。

朱家本就贫寒如洗,朱鸿儒一死,根本就无法谋生,朱若馨才七岁,每天饭都不能吃饱,饿得皮包骨头,朱若兰姐妹情深,看着难受已极,这才落入烟花,做了秦淮河畔的一个歌妓。”朱若兰丽质天生,再加上本是书香世家,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不到一年,即艳名大噪,成了秦淮群花里的魁首。朱若兰人若其名,幽如空谷兰花,得能稍亲芳泽的,可说少之又少,可是人性本贱,她越是这样,那些走马章台的花花公子越是趋之若骛。秦淮笙歌余粉,本是筵开不夜,但朱若兰却立下规矩,过子夜即不再留客,船上的老鸨把她当摇钱树,哪能不听她的、所以熊倜晚上来的时候,已是曲终人散了。朱若兰命薄如纸,知道熊倜也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同病相伶,对熊倜爱护备至,朱若馨年纪尚幼,一向都是做别人的妹妹,现在有了个比她还小的熊倜,也是一天到晚忙东忙西地,照料着熊倜,熊倜劫后余生,得此容身,实不啻如登天堂。

熊倜这半年来经过的忧患大多,人在苦难中总是易于成长,他也变得有一些九岁大的孩子所不应有的世故,而且他知道自己身世极秘,所以对于他视如手足的朱家姐妹,也是绝口不提,只说自己父母双亡,又是无家可归罢了。

朱若兰白天没事,就教着若馨、熊倜两个孩子念书,熊倜生长王府,启蒙极早,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