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感言+新书《仙笼》(1/9)

然的一些概念、手法,布谷需要一层一层的剖析,绕来揉去,才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清楚。

毕竟最开始写书的时候,布谷是个连故事高潮是什么,都完全没有概念的人。

最终反映到实践中,就是梳理学习写作技巧的同时,《仙箓》的下半部,更是磕磕绊绊,甚至是一言难尽,给读者的感觉和给作者的挫败感,十分之大。

刚开始是壮志豪言,落笔时是步履维艰,闹出笑话。

明明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加会写作,为什么,反而写的越发艰难了呢?

当时的布谷,十分难熬,仿佛就是站在一团迷雾中,不知道走的路究竟是越走越接近目标,还是越走越偏越远。

甚至一度丢失了对本书吸引点的把握,即“读者为什么喜欢看我的书?”、“为什么开头和前面写的好看,我前面到底是怎么写的?”

种种。

一年过去,现在回去看,这一年中的煎熬,或许就是《仙箓》这本书,真正出现在布谷脑子中的时候,就只有吴国篇这一个世界,或者准确的说,开始创作仙箓时,就只有“白骨观”这一个地图,真正在布谷脑子中出现了。

简言之,没大纲,世界本就是残缺的,后面还丢了压迫感。

等到《仙箓》创作的中期,各种灵感冒出来的时候,最多和仙箓有关,但又并不适用于仙箓本身。

这是个很大的缺陷,不少读者就有这样一个认识:这个作者,前期惊艳,至于中后期呢……他没有中后期。

现在回顾这个缺点,或者说用最近的感悟去剖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布谷的写作,从来都是从一种世界观和韵味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