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意大利蟋蟀(1/4)
刚才听见它一直在你面前歌唱, 可突然间, 你听见的是它在那边二十步开外的地方继续鸣唱,但音量减弱了,你还以为是距离使然。
你跑过去, 但什么也没发现,声音仍旧是从原来的地方发出来的。还不仅仅如此。这一次声音是从左边传来的,也许是从右边或者是从后面传来的。你完全给弄糊涂了,无法凭借自己的听觉去辨别蟋蟀到底是在何处鸣叫的。你必须提着提灯,而且要极有耐心, 还得小心翼翼,不出任何响动,才能在灯光的帮助下捉到这个歌唱家。我就如此这般地捉到了几只,放进笼中,从而多少了解了一点点迷惑我们听觉的演唱家的情况。两片鞘翅都是由一片宽大的半透明干膜构成的,薄如一片白色洋葱片,能够整个儿地震颤。鞘翅状如圆的一端,上端略小。圆的这一端按一条粗重纵翅脉折成直角,再以鞘翅凸边沿体侧往下, 在蟋蟀休息时, 包住其身体。
右鞘翅覆盖在左鞘翅上。右鞘翅内侧靠翅根处有一块胼胝, 辐射出五条翅脉,两条冲上,两条往下, 而第五条几乎呈横向,略微泛红, 是基本部件,也就是琴弓, 这从其上横向的细锯齿一看便知。鞘翅的其他地方还有几条不太粗的翅脉, 功用在于绷紧薄膜,但不是摩擦器的组成部件。
左鞘翅,或者说下鞘翅,结构与右鞘翅相同,但区别在于琴弓、胼胝以及由胼胝辐射出去的翅脉位于上部表面。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左右两把琴弓呈斜向交叉。
当蟋蟀放声歌唱时,左右鞘翅高高地竖起,宛如一张薄纱船帆,只是内边缘相互接触。这时候的左右两把琴弓是彼此斜着咬合着的,它们相互摩擦便使得绷得紧紧的薄膜产生强烈的震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