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走风尘失书贾祸(2/11)
想这事颇有些棘手,信中并没有通敌的字样。不过临淮关一带,已陷入贼手多时,怎么倒要到那里去避难?捻发盘据之区,我军全派有暗探刺探贼情,李秀成既有取关中之意,怎么我军一点风声没有?这写信人不过是个平民百姓,怎会知道这么清楚?并且对于发捻的称呼显有尊祟之意,杨文焕跟王道隆莫非有重大嫌疑?武守备一端详这告密的阮松,双瞳闪烁,面露惊惶,已大半猜出他得这信的原故,遂和颜悦色向阮松悦道:“看不出你是一个平民,对于地方安危倒这么关心,实在难得,只要不是挟嫌诬告,能够仗义举发,消弭隐患,一定给你厚赏。这个下书人现在住哪里?”阮松答道:“这人就在潼关厅附近的福星店住着哩。”武建勋又问道:“你上营盘来告密,你为什么不到本地方官厅去告发呢?”
阮松道:“小人知道杨二老爷是本地的财主,从前又作过官,手眼很大,若是到潼关去举发,恐怕小人白费这片心,倒作成了衙门里衙役三班们一水好买卖。究其实小民跟这杨二老爷无仇无怨,不过他若真跟长毛子勾结,将来难免地方遭难,小人绝不是贪图赏银,拿人性命来换富贵,小人实是叫闹反闹怕了。”守备武建勋道:“很好,这件事关系着数十万性命,我也不敢作主。你现在先不能走,等候把这事办完了,必有重赏,我得到大营去报告军门。”武守备即吩咐手下的护兵道:“你们先把他带下去,不准难为他。”容得把阮松领出去,武建勋又吩咐手下的弁勇们,对阮松严加看管,别叫他走了。武建勋忙备了一匹马,不带随从,径奔大营。这里驻屯的大军,正是钦差大臣多隆阿将军所属吴提督的部下,镇守潼关、武关,大营就扎在华山下。华山上设有瞭望台、烽火台,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