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脚板(1/16)
处所散步。说是散步,必得过了两个更次,才见杨展回楼去。天天如此,杨展自从在这座小楼读书以后,一个月之中,有限几天,回家去侍奉她母亲。杨夫人也不以为意,而且杨展中秀才以后,又是城内首户,不免有同年之友,和许多攀交的人,杨展只淡淡地应付着,本城缙绅文酒之会,他也常常托故辞谢。还有在杨夫人面前,替杨展说媒的人,杨夫人一味推说年纪尚小,此时攻读最要紧,不要把此事分了他的心。种种情形,杨家的亲戚本家,都暗暗纳罕。这样过了三四年,杨展年近弱冠,长得英伟俊挺,仪表非凡,嘉定人们没有一个不说,杨家世代厚德,杨夫人柏节松操,难怪有这样好儿子,但是有一档事,人们也纷纷议论,这三四年内,本乡几场文闱,杨展好像忘记似的,杨夫人也绝口不提,竟没有叫儿子到成都考乡试,人人以为杨展只要进场,一名举人是稳稳的,但是一般秀才们在揣摩应试文字,极力下应考工夫当口,偶然去找杨展谈文,却见他案头摆着的书,都是六韬、三略、孤虚,风角,以及孙子,司马讲究战阵、兵法等类的书,关于应考的书籍,一本都没有,这般秀才们,摸不着头脑,问他时:却只微笑,再问时,推说是:“在本县青了一衿,已是侥幸,如到成都入闱观光,不如家居藏拙,只有恭祝诸兄文战得意静候捷音的了。”人家以为他财多志短,抱定在家纳福,做一个面团团富家郎罢了。这年秋天,成都举行武闱,这一次武闱,比以前不同,朝廷因为边塞不靖,陕甘等省流寇纷起,内外祸患交逼,天下多事之秋,特地分派重臣,到各省监临武闱,认真选拔真才,储为国用,监临成都武闱的大臣,是兵部参政廖大亨,旨饬廖大亨会同新调成都巡抚邵宏业迅速赴蜀,认真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