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篇(1/31)
煅炭火内杂有苏合香与薰陆香,芬芳宜人,澄青地砖融融透出暖热之气,隐有春意。而凛冽的寒瑟,却从主客郎中的脊背不可遏止地窜升上来。年近花甲的主客郎中,在帝修年间便曾数次见过那个紧随仲旭左右的英武少年——当年的清海公大世子。
方诸拱手为礼,道:“皇上稍后便来。”青绿色素缎的袍袖中,右手背上一处新伤格外触目。
“不必,朕已经到了。”屏风后传来清朗如钟磬的声音。
尼华罗使臣来访并未大张旗鼓,觐见之礼仪亦简省到极点。因不是仪典场合,帝旭穿的只是常服样式衣装,为示慎重,依然选了一件十二章团龙立水纹。仪仗不过是十二名宫人、十二名内臣,惟有一名少年武官亦步亦趋,紧随帝旭身侧,人丛中格外醒目。那少年眉目清邃,腰如尺素,面色却冷肃得与他那韶秀年华殊不相称。
这位褚国的帝王已经游嬉放诞了十四年。然而这个国家太过庞大精巧,即便放任不管,它亦能自己经营自己,支撑着走上许多年。各类税入与贡赋额度逐年增加,仿佛乐师一点点绷紧丝弦以试探乐器能发出怎样的高音,帝旭恶作剧般地试探着庶民耐受的极限。
褚国黄金矿脉丰富,冶炼精粹,市面流通却多是银与铜,黄金大半藏入国库,不见天日。即便如此,天下黄金仍有十之七八出自褚国。天享十三年,地方缴入国库的银两终于无处堆放,于是全部设法向南方诸国兑换成黄金,使得金价一时飞涨,居高不下,西域商人纷纷携带黄金钜万赶往帝都,中原人称之为金客。即便各邻国在边关设立诸多关卡,黄金依然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